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致全体教职医护员工生的慰问信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

全体教职医护员工生、各位朋友:

金风送爽丹桂香,硕果满枝秋菊黄。值此第38个教师节和传统佳节中秋节来临之际,学校党委、行政谨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服务和疫情防控岗位上的全校教职医护员工致以最诚挚的慰问!向为学校建设做出贡献、时刻心系学校发展的离退休老教师、老同志表示最美好的祝愿!向默默支持奋战在抗疫一线、坚守工作岗位的教职医护员工的家属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不负韶华、勤奋学习、矢志岐黄、逐梦杏林的同学们送上最亲切的问候!向长期用心服务学校运行、维护校园环境的食堂、保安、物业等后勤保障人员,以及挥汗如雨建造校园楼宇的工人朋友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在此道一句:大家辛苦啦!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过去的一年里,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秉承“厚德明志 笃学力行”的校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助推贵州中医药事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学校各项事业也取得可喜成绩:2021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中医学、中医专博、中药学3个博士授权点。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依然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十,科研经费继续破亿。新增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2名,岐黄学者1名。两所附院在最新的全国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中,排名大幅提升,一附院在465家中医医院考核中排名第23,位列A+等级;二附院在66家中西医结合医院考核中排名第4,位列A等级……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同样离不开我们广大教职医护员工生的担当奉献、奋力拼搏!

立教育之基在学校,兴学校之业在教师。广大教职医护员工生是学校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学校未来的希望所在。全体教师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中潜心治教、精心育人、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在科学研究中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求真求实、孜孜研学;在社会服务中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企业,书写大地论文,弘扬中医国术,用仁心仁术为百姓健康谋福祉,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作出新的贡献。学校也将纵深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平台,让广大教职医护员工在工作上更有获得感,生活上更有幸福感、事业上更有成就感、社会上更有荣誉感。

苦难砥砺意志,拼搏铸就辉煌,坚持必定胜利。当前,贵阳贵安正处于疫情防控的紧急关头,面对传播速度、隐匿性、穿透力远超以往的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学校以最快速度摸清底数,全面排除风险点、全力阻断所有传播链。在战疫中,广大教职医护员工生和后勤保障人员、安保人员、建设校园的工人朋友们齐心协力、同心抗疫,舍小家、为大家,尽己所能、无悔付出,有坚守一线、冲锋陷阵的附院医护人员,有主动请缨服务师生、冲在一线保障学校平稳运行的党员干部、学生骨干、师生志愿者,有辛勤服务全校师生生活需求、以校为家的食堂阿姨、保安大哥、后勤职工,有为学校在建项目顺利完成马不停蹄、精细施工的工人兄弟,还有始终守望相助、紧密配合、甘于奉献的在校师生群众和教工家属。大家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坚韧不拔、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面对暂时困难给予充分理解并默默坚持,充分彰显了疫毒冲袭时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共克时艰的贵中医人的格局形象与百折不挠的精气神。我们深知,来势汹汹的可恶疫情和静默管控的严厉措施给大家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大家的困难、境遇和呼声,我们感同身受、记挂在心,正全心全意全力做好服务;对大家的理解、支持和付出,我们深深感动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岁月如歌,见证苦旅;共襄义举,绽放美丽。在这非常时期,让清风向大家送上节日祝福,让明月向大家捎去牵挂叮咛:你们的参与、配合、支持、理解是战胜疫情的最大力量源泉,让我们继续全力配合当前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人人响应、人人参与、人人自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疫情防控强大合力,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攻坚战;让我们团结拼搏续写贵中医抗疫故事,齐心协力呵护贵中医共同家园,勠力同心谱写贵中医崭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恭祝全校教职医护员工生、全体离退休教职员工,全体后勤保障人员、全体安保人员、全体工人朋友及你们的家人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顺意!

中共贵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22年9月9日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区大学城栋青南路
邮箱:xiaoban@gzy.edu.cn电话:0851-88233004
版权所有©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