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学报党支部 2021年8月24 日
8月24日上午10:30,校办-学报党支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在学习强国在线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此次学习由支部书记蔡琨同志主持,由刘兴德、马敬原、杨志堃、彭云四位同志领学,共收到学习笔记4篇,学习心得4篇。
刘兴德同志领学《中国共产党简史》第5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历史(1949-195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然而,在党和人民面前,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面临很多严峻的考验。新中国经过艰苦奋斗,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并初步发展,各项建设有序展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马敬原、杨志堃、彭云三位同志领学《中国共产党简史》第6篇《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期历史(1956-1976)。
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缓和趋向的出现以及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刚刚起步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6年2月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尖锐地揭露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社会主义阵营引起极大震动。中国共产党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历史,先后发表关于如何正确总结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两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同时认为,揭开斯大林问题的“盖子”,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包括我们党,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说:我们从苏共二十大得到的最重要教益是要独立思考,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在这之前,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论十大关系》提出的许多重要方针和观点,对于后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说,前几年搞建设主要是照搬外国经验,《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杨志堃同志领学《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指引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我们要打破对苏联模式的迷信,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